
日前,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本科院校技术合同交易数据,在长高校持续“霸榜”。其中,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位列前三,分别超过9.2亿元、7.1亿元、2.9亿元,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高速增长率在榜单中排名上升,位列第四、第五,成交额分别超过2.2亿元、1.6亿元。数字不是冰冷的。机器视觉定位精度可达到±0.01mm,大型智能制造产品合格率从79%提升至87%……湖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研究生颜文槟正在介绍他的“寰宇 ROS——云边端智能工业机器人及其中间件关键技术成果”项目。颜文槟说配资开户,该技术已推动工业机器人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配资开户,成功应用于舰船、电子、汽车、航空等制造产线,新增产值3.7亿元。10月20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有77家企业入选,其中长沙上榜企业占大多数,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领域,体现了长沙产业升级的创新方向。“今年上半年在手订单6000万元,逼近去年前三个季度的产值。” 首次入选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湖南中南鸿思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唐佳开心地与橘洲君分享这一喜讯。
创业10年,从受制于人到国产可控,四川小伙唐佳带领团队打破国外高价设备垄断,投身光电子器件自动化耦合封装技术研究,其研发生产的“中国造”自动化耦合封装装备,为行业节约了数亿元生产成本,在海外市场亦占据了一席之地。近两年,长沙加速推进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成果显著:2024年跃居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第32位、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较2022年分别提升9位、11位;全国城市创新能力排名持续攀升至第9位。二《报告》美丽城市前十排名依次为:贵阳、长沙、深圳、银川、成都、广州、福州、重庆、杭州、大连。长沙以94.52分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森林之城”贵阳。
美丽之城:在公园里遇见生活。《报告》中指出,发展美丽城市的共性优势体现在水体洁净、人居整洁、生态良好三个方面。其中,在公园绿地建设方面,贵阳、长沙、深圳等城市表现优异,体现了城市对优化人居环境的重视。“你看这水多清,树多绿,傍晚来这里散散步,别提多惬意了!”今年5月,望城大泽湖近自然湿地公园正式开园,成为市民们的“宝藏打卡地”。
这座建设历时3年、占地约2841亩的公园,不只是风景,更是一座“生命共同体”:既有保留原生湿地风貌的主湖区,也有为鸟类提供隐蔽栖息环境的165座树岛,而被称为“客厅圈层”的开放区域,则设有儿童乐园等设施,是中部首个集生态涵养、智慧管理、科普教育、运动休闲于一体的近自然湿地公园。从烈士公园的记忆长廊,到洋湖国家湿地公园的鹭鸟翩跹,再到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的天然氧吧……公园,早已从城市的“点缀”升级为长沙人“五分钟见绿,十分钟亲水”的生活日常。长沙的“美丽蜕变”,不只在于建新园,更在于巧治“旧伤痕”。从长沙湘江欢乐城的矿坑新生,到浏阳市永安镇的沃土“搬家”异地重生;从长沙圭塘河的水清岸绿,到百年油脂厂的有机“爆改”……这些星城大地的实践样本,共同描绘出长沙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鲜活底色。这份“美丽”,并非偶然。背后是长沙对生态文明一以贯之的坚持。今年4月出台的《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到2035年,都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少于12.10平方米,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超90%。三智慧之城:让城市会思考、让生活更便捷。《报告》智慧城市前十排名依次为:北京、上海、武汉、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天津、济南、长沙。《报告》中指出,发展智慧城市的共性优势体现在惠民服务、精准治理、信息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其中,长沙与武汉、南京、杭州等城市,因5G基站建设的高效推进,凸显出数字基建对智慧城市的基础支撑作用。指尖办事,“排队半天”到“分钟办结”。“以前办公积金要提前半天到政务大厅排队,现在手机上‘一键预约’,到点直接办,前后不到20分钟!”9月下旬,市民李女士通过“湘易办”长沙专区办理公积金业务后,由衷点赞。针对政务大厅“排队久、等候难”的问题,长沙专区整合公积金、人社、公安、不动产等17类高频事项,搭建“政务预约”统一平台。市民只需提前在手机上选定时间和事项,到点即可直接办理,办事效率提升60%以上,成为群众办事的“首选渠道”。城市慧眼,“事后处置”到“秒级感知”。今年8月,“长沙市智慧视觉体系”荣选“2025数字政府管理创新类”优秀典型案例。在繁华的五一商圈,这套系统整合了940路视频与多类感知数据,部署21种智能算法,构建11个智能场景。自2024年12月启用以来,已累计识别安全隐患3万余起,办结率超过95%,实现了从发现问题到处置完成的“分钟级闭环”。数字底座,“信号满格”到“万物互联”。
“手机上的5G图标突然多了个‘A’,下载1GB的高清视频只要4秒!”在长沙黄兴路步行街,刚升级5G-A套餐的陈先生兴奋地分享着他的体验。他的指尖轻点间,一段高清视频瞬间加载完成——这正是长沙大力推进数字基建的直观体现。截至2024年年底,长沙累计建成开通超3.7万个5G基站,重点场所5G网络通达率均达到99%。长沙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成绩不止于此。在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中,长沙“城市管理与运行安全智能系统:风险秒级感知与分钟级闭环”案例,斩获数字城市赛道金奖。排名或许只是瞬间的定格,但长沙让生活更美好的追求,永远在路上。记者/刘丹 黄汝兮编辑/尹玮 校读/李乐初审/胡兆红 终审/李辞举报/反馈
长富资本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